第六屆國際RAS靶向療法開發峰會于本周(9月24-26日)在美國波士頓召開,來自全球RAS賽道的跨國企業和Biotech專家、以及關注賽道新藥開發的學者和投資人齊聚峰會。勁方管理層作為中國深耕RAS賽道的新藥企業代表,受邀參與了峰會的主題圓桌討論“泛RAS抑制劑是否直擊精準治療未來?探索更多創新單藥及聯合療法”,并發表了聚焦勁方一線非小細胞肺癌聯合療法KROCUS研究的專題演講。
選擇性抑制劑VS泛RAS抑制劑:孰能直擊未來?
今年,全球范圍內又有兩款KRAS G12C抑制劑相關療法獲批上市,包括氟澤雷塞(fulzerasib)單藥治療二線及以上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患者、以及Adagrasib聯合西妥昔單抗治療經治的結直腸癌(CRC)患者;而在G12C抑制劑之外,G12D、G12V等選擇性抑制劑以及泛KRAS/RAS抑制劑也不斷取得早期開發和臨床研究的進展。在此背景下,此次峰會正式會議首日主題即為“泛RAS療法大發展:力克腫瘤突變異質性、表型多樣性”;在首日的主題論壇中,勁方董事長呂強博士與來自諾華、安進、Frontiers Medicines的研發專家共同參與討論泛RAS抑制劑的進展、與選擇性抑制劑的比較分析以及潛在的聯用方案前景。
KRAS為最主要的RAS蛋白亞型,KRAS G12C則是業界最早靶向、并成功開發上市新藥的RAS靶點;針對在KRAS突變中占比超過G12C的G12D、G12V突變,全球也已有多款相關的小分子、核酸療法、細胞療法進入臨床研究。同時泛RAS/KRAS抑制劑也在拓展曾經不可成藥靶點的新方向,靶向活化(ON)或失活(OFF)狀態RAS/KRAS蛋白的泛抑制劑開發正齊頭并進。目前勁方RAS療法矩陣也已覆蓋不同突變型選擇性抑制劑、泛RAS抑制劑系列產品開發,藥物類型包括小分子、非降解型分子膠和采用創新協同機制打造的新型抗體偶聯藥物。
勁方臨床階段口服KRAS G12D 抑制劑靶向占比最高的KRAS突變型,可同時抑制活化/失活(ON/OFF)狀態蛋白;采用獨特三復合物機制的panRAS(on)分子膠系列產品也已進入臨床申報階段,相較于其他同類靶向藥,臨床前研究顯示勁方panRAS(on)系列分子可在更低口服劑量下實現腫瘤退縮。此外,勁方新型ADC平臺FAScon瞄準RAS通路上下游協同機制,以靶向藥類型的有效載荷結合治療型抗體構建新型ADC,有望提升藥效及安全性/耐受性,目前FAScon平臺已初具規模并有產品進入臨床申報階段。
邁向一線:氟澤雷塞開發的持續創新之路
勁方首席醫學官汪裕博士在專題演講“邁向一線:氟澤雷塞開發的持續創新之路”中介紹了氟澤雷塞單藥及聯合療法的開發歷程。氟澤雷塞立項六年后單藥療法在中國獲批;作為國內首個、全球第三個上市的KRAS G12C抑制劑,該產品在臨床前研究中完成上百個動物實驗,已顯示優秀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高活性、高特異性。在單藥療法的臨床研究中顯示了良好的藥代動力學性質,單藥治療二線及以上NSCLC的客觀緩解率(ORR)、無進展生存期(PFS)均優于此前已上市G12C抑制劑;單藥治療后線CRC的ORR及PFS均優于同類單藥療法、且接近同類靶向藥及EGFR單抗的聯合療法。
在一線聯合療法的設計過程中,勁方對RAS上下游通路進行了深入的協同機制研究和動物模型驗證,最終選擇西妥昔單抗(已上市EGFR單抗)作為聯用分子:KRAS+EGFR雙靶點方案有望延緩耐藥,而不含免疫療法、化療的一線方案可避免潛在的毒性疊加,更為患者后線免疫治療留下空間;此外,KRAS G12C抑制劑、EGFR單抗聯用方案在后線CRC臨床研究中已驗證了治療G12C突變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。KROCUS研究的II期初步數據在今年ASCO年會進入突破性研究摘要和口頭報告:在33例可評估患者中ORR為81.8%、疾病控制率為100%、總體安全性/耐受性良好;此外針對KRAS G12C合并STK11、KEAP1等基因共突變患者,初步數據提示該聯合療法可實現和治療STK11、KEAP1等基因野生型患者相當的療效,在這個層面顯示了KROCUS方案優于免疫療法的治療潛力。
從2013年至今,RAS抑制劑開發以基礎研究的突破為起點、已形成百花齊放的格局,多款上市療法改寫了曾經不可成藥靶點的命運。未來如何持續提升RAS靶向藥的療效、并將療法從后線推向前線,既是迫切的未滿足臨床需求、也是新藥研發者的重要課題。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在研、上市KRAS G12C抑制劑進入單藥或聯合療法的一線NSCLC治療臨床研究,期待在免疫療法、化療之外開疆拓土。勁方基于管線中首個上市產品氟澤雷塞,已積累了一體化原創的RAS抑制劑分子設計、工藝開發、臨床設計和生產質控能力,未來公司希望以更大的資源投入和試驗規模盡快將KROCUS研究推進至注冊性臨床階段,為患者帶來潛在的全新治療選擇。